專家建議,國內機器人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可以抓住機會,借助“工程師紅利”的低智力成本優�,為中小企業的生產線改造提供定制化服務
2015世界機器人大�23日正式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在致大會賀信和批示中表達了對機器人產業的高度關注。據了解,與機器人相關的新興產業包括無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我國的機器人研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發展空間較大。多個權威機構預�,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產業集群年產值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世界機器人市場增長迅速,中國將逐漸成為工業機器人主要銷售市�。根�IFR�2014年統計報告中的預��2015年到2017年世界工業機器人銷量的增長將會達到年�12%。其中美國和歐洲�6%,而亞洲為16%,到2017年預計將會有200萬臺機器人在全球的工廠中服役�
廣證恒生研究員袁季表�,目前全球制造業機器人密度為55,而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僅�21,遠低于�、韓、德、美等機器人發達國家�
“我國仍是世界上工業自動化相對比較落后的國家,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推�,未來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袁季表��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近期表�,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在人力成本上升和全球制造業升級的推動下,未�10年機器人產業將迎來萬億元市場規模�
據記者整理發�,目前有多重因素支持我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力的減少,導致工業企業對機器人需求的上升。同時,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迫切,國家政策導向明�,特別是《中國制�2025》明確了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標�
袁季表示,在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機器人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可以抓住機會,借助“工程師紅利”的低智力成本優�,為中小企業的生產線改造提供定制化服務,針對具體行業應用的需�,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搞定生產過程中企業的“痛點”�
摘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