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3)》完成編制工作。《報告》顯示,2012年,礦產資源勘查投入超過1200億元,完成鉆探工作量3419.19萬米。新增石油地質儲�15億噸,天然氣9610億立方米;新發現4個億噸級油田�3個千億立方米級氣田,4�50億噸級煤礦,1處國內最大的超大型鈾礦床;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1.31萬億元,原礦開采�87.23億噸;礦產品對外貿易總額�9919億美元�
《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積極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深入探索地質找礦新機制,加強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培育和規范礦業權市場,促進礦產資源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法律法規體系�
《報告》披露,我國煤炭、石油、天然氣、鐵、銅、鎢、鉬、金等礦產勘查取得重要進展: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616億噸、鐵�40億噸、銅�431萬噸、金�917噸、鉀�1461萬噸。截�2012年底,石油剩余技術可采儲�33.3億噸,天然氣4.4萬億立方米;查明資源儲量煤炭1.4萬億噸、鐵�775億噸、銅�9037萬噸、鋁土礦38億噸、金�8196噸。煤炭、粗鋼、水泥等礦產品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國內供應能力不斷增強�
礦產品貿易平穩,大宗礦產品進口持續增長�2012年,礦產品進出口貿易額�9919億美元,同比增長3.4%。進口煤炭2.89億噸,同比增�29.8%;石�3.11億噸,同比增�5.6%,對外依存度�57.8%;鐵礦石7.44億噸,同比增�8.4%,對外依存度為58.7%�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綠色礦業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通過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盤活了石油、煤炭、鐵礦、銅礦、磷礦等一批重要礦產資源;評選并向社會推介了涉及油氣、煤炭、金屬和非金屬采選和綜合利用�99項先進適用技術;推進綠色礦業發展,先后遴選�3批共459個試點單位;和諧礦區建設試點工作全面啟動,選�16個礦山開展試點�
基礎地質調查程度不斷提高,地質資料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全國累計完�1�5萬區域地質調�262萬平方千米,完成1�25萬區域地質調查修�589萬(實測161萬,修測428萬)平方千米;扎實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在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建立統一平臺面向社會服務,全國地質資料館在網上發布了78個整裝勘查區地質資料�
深入開展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進一步摸清資源家底。在松遼盆地外圍、銀根—額濟納旗盆地、羌塘盆地、柴達木盆地、中上揚子海相含油氣盆地、黔中隆起等地區,發現了新的儲油層和目標區;突出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重點成礦區帶礦產調查評價、整裝勘查區攻關示范;全面完成省級煤炭、鐵、鋁�25個礦種的資源潛力評價工作;新增武當—桐柏—大別成礦帶,重點成礦區帶增�20個;2012年新增第二批整裝勘查區31個,整裝勘查區總數�78個�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礦產資源領域對外合作不斷擴大。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實驗室作為國土資源部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運行,審查認定第三�46個部級重點實驗室、第一�84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印發《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地質與礦產資源領域對外開放合作的通知》,召開2012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與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