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我國電工行業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大環境中取得了良好成績??v觀行業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壓力和挑�。為此,全行業仍需重點關注影響其發展的相關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制約因�,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
問題一:硅鋼片價格短期內大幅飚升,不利于中小電機等行業的復蘇和發展�
�2009�6月起到年�,武�、太�、寶鋼等企業紛紛大幅度提高冷軋硅鋼片價格�2009�6月份達到6300~6400�/��8月份已達8200~8300�/�,漲幅達30%左右。原材料價格短期內大幅度飆升,對正在剛剛呈現企穩回升的中小電機行�,不啻為當頭一��
點評:這種非理性的提價破壞了相關產業鏈的回升和平穩發展。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進行合理的調�,以確保產業能夠協調發展。只有形成產業鏈上下游之間共同協調發�,才能保證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l
問題二:遏制產能過剩,亟待政府出重拳治理�
電工行業中部分產業已呈現產能過剩態勢,如電線電纜制造業�。近期以�,一些地方政府在開發新產品或發展高端技術產品的名義�,投入巨資新建廠�、從國外購置生產線和設備,動輒幾億元、十幾億�,甚至二十多億元形成了新一輪重復投資的熱潮。所投入的資金不管企業的性質是國有的還是民營�,但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國家銀行的貸款�
如今,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電纜城�、“產業基地�、“集群區”,以及被各�、各級政府列為所謂“支柱產業”的線纜項目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這些投資行為使原本產能嚴重過剩的線纜行業更是問題疊加、雪上加��
以高壓交聯電纜立式生產線(VCV)為��2008年底前已投產的有32條(其中只有一條是國產�,已購設備且擬在2009年及以后投產�28�,共�60�。這些生產線的建成,使本來就只�40%設備利用率的國內VCV生產線更多的處于閑置狀�。同時由于產能過�,將使偷工減�、以次充�、低價競銷甚至假冒偽劣等惡性競爭問題更加嚴重�
點評:這種不顧實際情況的盲目投資,不僅浪費了大量資財,而且會極大危害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政府(包括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要重視這一問題,并在制止重復建設、整頓市場秩�、打擊假冒偽劣的各項工作中加大力�,出重拳予以治理�
問題三:鉛酸蓄電池出口額大幅度下�,需政府適當調整政策�
2009年以來,電工產品出口額同比大幅度下降,鉛酸蓄電池行業尤其突出。從1~2月以來幾乎每月同比降幅都達到45%�
資料顯示�2009�1~2月為-47.06%�1~3月為-44.79%�1~4月為-45.97%�1~5月為-47.08%�1~6月為-48.01%�1~7月為-47.86%�1~8月為-46.84%�1~9月為-45.49%。鉛酸蓄電池出口額大幅度減少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是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另一方面則是我國出口企業市場競爭力下降�
點評:適當調整相關政策可促進產業發�。目�,我國企業喪失的國際市場份額已基本由印度、越南等國家取代。政府有關部門應在對鉛酸蓄電池產業現狀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盡快恢復鉛酸蓄電池的出口退�;盡早將鉛酸蓄電池從“禁止加工貿易”的產品目錄中取�;制定相對優惠的政策,鼓勵企業從國外進口電解鉛等資源性初級產�,以降低國內企業鉛酸蓄電池產品的成本,從而有效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問題四:部分地區限制國產設備使用,成為阻礙重大裝備國產化進程的攔路虎�
目前在國內工程建設招標中限制國產設備、采用歧視性條款的現象,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對于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某些地�、某些領域對中央的政策卻置若罔聞,甚至頂風而上,在重大工程建設招標中仍采用歧視性條款限制國產設��
目前,電工行業中部分企業看到在相關的招標文件�,竟然出現“投標產品中斷路�、接觸器、智能儀表、繼電器等元器件必須具有兩條及以上地鐵使用業績(以合同為準),其中主要元器件(斷路器、接觸器)必須是國際知名品牌(施耐德、ABB、西門�、穆勒)”的歧視性條�,從而限制國產設備參與招��
而在招標文件中提到的“主要元器件(斷路器、接觸器)�,國內多家企業不僅早已能生產,而且廣泛應用于航�、機場、地鐵、電�、機�、石�、冶金、紡織等眾多領域和國家重點工程,如秦山核電站、中南海變電站、東方明珠電視塔等,且運行情況良�。產品具有質量好、穩定性高、性價比高等特點。目前國產的400V開關柜用斷路�、接觸器也已經能夠完全滿足軌道交通工程的技術要��
點評:這種歧視性條款既嚴重違背了中央關于促增長、擴內需的相關政�,也明顯違背了中央有關部委文件中關于“招標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標明特定的生產供應者以及含有傾向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其他內�。政府投資項目屬于政府采�,除需要采購的工程、貨物或者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等法定情況�,應當采購本國產品”的相關規定�
更重要的�,如果任由這些歧視、限制和排斥國產設備的行為和做法泛濫,將極大地阻礙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進程�